网站导航

成功案例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成功案例
b站9.7了,国产科幻这回才叫长脸
时间:2022-11-28 10:10:49 点击次数:1759

《三体》真的要来了。

B 站动画版,倒计时一周;

国内外两部真人剧集,都说预计 2023 上线。

(尤其是动画,Sir 光看预告就挺多名场面经典元素了,没看过原著的话估计很难理解粉丝的兴奋)

课现在补也来得及。

但你真的准备好了吗?

行,Sir 先简单出几个测验题:

人类的太空舰队以什么做推进动力?叶文洁向三体文明发的信号用的什么技术?

太空电梯的原理是什么?" 水滴 " 和 " 二向箔 " 在现实中有没有理论基础?

……

沉默了,就对了。

要真正理解,并沉浸于《三体》相关的所有作品,对普通人有门槛,对此官方也早就有考虑。

今天,毒饭们收下不谢——

《三体》官方权威,保姆级说明书。

未来漫游指南

Sir 不说那些虚的。

就看它的阵容背景:刘慈欣 ×B 站 ×BBC。

3 集,50 分钟。

Sir 一晚刷完,它未必能解答你关于《三体》的所有疑问,不过挑出了核心内容展开,比如高概念的设定,比如作品的灵感来源 …… 划好重点,通俗易懂。

最重要是。

如果说《三体》是国内最伟大的科幻作品之一。

那么,它就像是为所有科幻爱好者,搬来了一架通往星空的 " 思维阶梯 "。

01

" 指南 "

据说,片子原名是《未来奥德赛》,致敬《2001:太空漫游》的同名原著,阿瑟 · 克拉克的 2001:A Space Odyssey(斜体)(奥德赛为 Odyssey 的音译)。

后来才改成现在的名字《未来漫游指南》,英文名是 Rendezvous with the Future(与未来相会),也是致敬了克拉克的另一篇科幻小说《与拉玛相会》(Rendezvous with Rama)。

中文名定为 " 指南 ",不是为了装 ×。

《未来》的配备担得上指南级别。

《三体》作者刘慈欣,不是客串挂名,而是纪录片的全程讲述人。

" 含刘量 "100%,绝对 " 男主 "。

出场的专家,都是行业顶尖专家,妥妥权威 " 大佬局 "。

随便拉两位。

弗兰克 · D 德雷克博士,射电天文学家,提出 " 德雷克方程 ",这个公式让他跟薛定谔、麦克斯韦齐名。

公式用来推算 " 银河系及可观测宇宙内可能与我们接触的高智文明的数量 "。

不是真要算出来数量,而主要是总结了需要考量的概念,比如银河系里可能与人类通讯的文明数量、银河内恒星形成的数量 ……

吉尔 · C · 塔特博士,"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 " 协会(SETI)天文学家(荣誉退休)。

记得《超时空接触》里,朱迪 · 福斯特饰演的女科学家吗?

原型就是她。

制作背景也担得上 " 大佬 "。

开场就震撼到 Sir 的特效画面,来自艾美奖获奖团队

‍(提醒一下,看时最好调成高码率,视觉效果很是震撼)

制作方BBC Studio,科学纪录片界的大厂。

像《蓝色星球》这样的高分纪录片,每年都会推出 1-3 部。

本片总监制史蒂夫 · 克拉布特里,是 BBC 最长寿科学纪录片《地平线》系列的监制。

从阿尔茨海默病到南极科考站,再到海洋、太阳系,他监制的纪录片涵盖科学的各个领域。

到科幻,也是经验老道。

硬件码完,再来看软件。

整个纪录片说的,都是大多数读者最关心和担心的:

他说的,不会是真的吧。

还真有部分是。

比如,小说里最先出现的太空高科技研究点:红岸基地,就有原型。

只不过改了颜色——

现实中,人家叫 " 绿岸 "。

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,位于加利福尼亚的绿岸社区,所以也叫绿岸天文台。

有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孔径电波望远镜。

1960 年,绿岸天文台开展 " 奥兹玛计划 ",开始搜寻外星文明的无线信号。

这个时间,跟《三体》中红岸基地的建成时间也大差不差。

而现实中它真的向太空发射过信号。

按照距离测算,即使是发往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系——半人马座阿尔法星,也得四年时间,一个来回就是八年。

要是外星文明来自更远的地点,这时间可能会拉长到数百年甚至上千年。

八年,可不就是叶文洁收到回复的时间吗?

书中讲述 " 三体文明 " 在半人马座阿尔法星,基于的应该就是这个现实数据。

所以说,人类现在还没收到回复,实锤 " 三体文明 " 不存在了。

还有冬眠技术

小说里,若有人得了什么绝症或者身背任务需要去未来,他们就会选择冬眠。

以期未来的科技进步能有治疗良方。

这项医学项目,现实中也的确在研究。

我们可以设法把动物的冬眠能力

运用在人类身上

现在的进度是,已经能把人的核心温度降低三四度,使新陈代谢减缓 20% 到 25%。

听着还行?

但,真正的冬眠,需要将它降低 95%(差不多是真 " 凉了 " 的程度)。

而且,最多保持三四个小时,不然会造成身体损害——

距离真正的冬眠,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要说这些技术里最酷的,Sir 认为是 "太空电梯"。

没错,也是真的。

如今的技术难点,是线缆的材料。

所需的材料是碳纳米管

这种材料要强韧四五十倍

总之看完,就算理科成绩再差的观众,也有机会成为三体通、科幻通。

而且还会增加你的代入感——

文字里、想象中那个诡秘的 " 丛林 ",离我们一点都不远。

02

回答?不要回答!

小说那段紧张刺激的剧情你应该记得——

叶文洁私自向太阳发射了信号。

得到回复," 不要回答 "。

但主角嘛,肯定不可能听话的呀。

她回了,由此引出三体文明和人类文明长达三部的对峙。

之所以紧张,因为我们忍不住假设:

未来 …… 会这样发展吗?

很多人知道,人类一直在努力发展太空科技,试图接触外星文明。

我们的确面临和小说相似的道德困境。

且每个时期主流观点不同。

开始,我们的态度非常坦率友好。

1962 年,乌克兰的一台发射机,向太空第一次发出信息。

内容只一个单词 "MIR",俄语意为 " 和平 "。

信息本身 " 具有伟大的象征意义 ",友好是友好了,可信息的语言是摩斯电码。

摩斯电码?外星人能理解?

人类也有后手。

十几年后。

在美国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(也就是绿岸天文台),科学家用当时最先进的电波望远镜又发送一条信息。

它用两种不同频率发送,显示方式是一连串的 0 和 1。

长这样:

这次的逻辑和上次不同,不是指望对方能回复沟通。

而是向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 " 告知 "。

发送的信息包括,构成生命的一些化学元素、望远镜示意图,以及人类是由什么组成的、长什么样、掌握什么科学技术。

这差不多是向外星文明和盘托出人类的软肋。

在《三体》世界观这可是大忌。

——恐惧,是整部小说的精髓之一。

小说里整整三部,人类都在费尽心力保护地球的坐标不被发现,以此躲避外星文明的打击。

同时,人类用来要挟三体文明的条件也是如此逻辑:

如果你对人类文明产生威胁,我就把你的坐标广播到太空。

正因为有这个威慑,人类和三体文明才会 " 和平共处 " 几世纪。

发现没。

在 " 是否向太空发射信号 " 这一点上,科幻作家大刘和科学家的意见其实是相左的。

在他的观念里,和平友好,不一定是所有文明都会遵循的道德法则。

最好的方式,还是待在暗处静静观测。

当然,我们的科学家们肯定也意识到发送信号的不确定性。

观测电磁波的工作,越来越受重视。

包括咱们的 " 天眼 "。

2016 年,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射电望远镜 " 中国天眼 " 落成,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填充口径射电望远镜(直径 500 米)。

天眼的主要任务是 " 追踪巡天 ":在天空中进行漂移扫描、观测系外行星的信号。

如此高密度巡逻,只要外星人有信号传输,不管目的地是不是地球,我们基本都能发现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

2015 年,科学家第一次观测到外星的引力波信号——这是人类预测外星文明最可能使用的通讯手段。

之后,人们又检测到至少 50 个引力波事件。

2017 年,天文学家又观测到一个闯入太阳系的 " 天外来客 "。

这是人类第一次定位到天体从另一个恒星系进入太阳系。

一个形似雪茄的 " 物体 "。

终于要有第一次接触了?

很遗憾。

研究发现,第一次引力波,是因为黑洞的碰撞。

第二次 " 天外来客 ",没有检测到它发出的任何信号——它可能真的只是一颗普通的星星。

不过,也是这两次发现,把人类又推到了这个问题面前:

若真的收到外星信号,答还是不答?

争论不休。

直到八十年代,吉尔 · C · 塔特博士博士所在的 "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 " 协会(SETI)编写了《关于探测到地外智慧生命后活动的原则宣言》。

里面最重要一条,是规定了签署宣言的人将不会发送回复,我们必须针对是否回复达成全球共识。

仍然没有答案。

不是我们在逃避——

复杂的人类社会,也像一个 " 宇宙 "。

许多宏大的未知会被扔进那个深不见底的 " 黑洞 "。

它不是消失不见。

只是留下了一种永恒的,无声的凝视。

03

向上飞吧

纪录片中还有一幕重磅信息。

一封信。

内容细看很奇怪:

亲爱的女儿,当你看着这张信纸上的字时,爸爸早已消失在时间的漫漫长夜中。

二百年了,你遇到 ta 们了吗?

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。

……

我相信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,第一艘飞向其他太阳的飞船已在途中,还有更多飞船即将启航 ……

我不想让你生活在一艘永远航行中的飞船上,但我相信这样的使命对你会有吸引力的,因为你是我的女儿。

刘慈欣写给未来女儿的一封信。

Sir 觉得奇怪的是时间:二百年?

因为不管是这一代还是下一代,加起来寿命也不太可能两百年。

或许,刘慈欣预设了这样的可能:在不久的将来,人类寿命迅速延长,或者冬眠技术已经成熟,人类可以自由地到达未来。

嗐,大刘又玩了一手 " 文字游戏 "。

这封信表面是对女儿的祝愿。

实际隐含着大刘对人类命运,一贯谨慎的态度——

人类要想生存,要么遍布宇宙,要么,彻底灭亡。

粉丝该激动了。

因为某程度上,这就像是《三体》的一个番外篇啊!

看过前面的文章我们知道了,大刘所有想象力都有迹可循,是现实科技的变形和延展。

那么,人类要如何在太空中长期生存呢?

他大概是知道科技的现实基础,才会对女儿有这样的盼望。

纪录片最终就落在这一个终极畅想。

要实现星际航行的梦想,目前两个技术难点:

生存问题和飞行动力

《三体》中,人类创造了一支庞大的太空舰队,它们甚至庞大到独立成 " 国 "。

如果拿车和房来比喻,在我们的想象中,星舰肯定是比星球小很多的一个 " 车子 "……

但。

如果它本身就是 " 房子 " 呢?

这 " 房 " 里,有完整的生态系统,相当于一个小城市。

现实中我们也在努力造 " 房 "。

对生态圈的试验,从 1991 年就开始了。

"生物圈二号",一个占地面积三英亩得生态圈,里面是个微型雨林。

草原、沙漠、海洋、沼泽 …… 地球上有的它都有。

四男四女来到这个生态圈,自己种地、回收所有水、循环利用空气,住了整整两年。

最后试验还是失败了。

制作假山的混凝土吸收了二氧化碳,间接造成氧气的减少。

这是一大设计缺陷。

还有比它更致命的问题。

生物圈要想实现长时间循环,就得有一定规模,而飞船规模大了,推进动力就得更大 ……

现在是在地球,有太阳能可以消耗,但到太空,去哪找类似于太阳的能源呢?

这就到了另一技术难题:动力问题

科学家找到的能源是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。

这种能源清洁,且巨量。

如果能成熟控制核聚变,再利用下海洋的资源,能得到够用一千五百亿年的能源——

比已知宇宙的年龄还大。

目前,核聚变实验堆的实验装置已经在试验。

" 人造太阳 " 正在建造。

或许,不久后的将来,人类就会从中受益。

可以看出。

这些技术,要么失败,要么正在研究中。

可当作家插上想象的翅膀,它们进入科幻世界,处在太空里的战舰会发生什么?

在《三体》中,刘慈欣提出一个可怕的设想。

两个公理:

第一,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。

第二,宇宙中文明的数量不断增长,但物质总量保持不变。

由此可以推到出:

一个文明为了生存,它只能绝对地摧毁别的文明

《三体》里第一个实践它的,就是人类自己。

三体文明摧毁人类的太空舰队后,少数几艘幸存战舰飘荡银河,与地球失去联系。

怎么活?

残酷的一幕发生了,几乎没有给出任何准备时间:

每艘战舰,几乎都是毫不犹豫向临近战舰发起攻击。

胜者怀着愧疚接手同胞的战舰,败者成为同胞蛋白质的补充。

此时,每个战舰其实都相当于一个文明,理论的演示,生动形象。

而一切的开始、引发这场惨烈的斗争的。

是一艘战舰里生态圈的崩溃。

或许有人会说,科幻故事都是假的,何必真去花大价钱去研究。

这确是想象没错,但焉知不是一种未来的可能性?

刘慈欣说,科幻小说就是把未来各种可能性排列出来,包括一些怪异的、难以想象的可能性。

这也正是科幻的魅力。

《三体》里的概念复杂、科技灵感多样,目前的两集,太空电梯、冬眠、红岸基地等原型一一登场。

逐渐将想象中的世界拉近到现实。

尽管这些实验大多数以失败告终,但正如大刘所说。

不管是科学,还是科幻,其实都是一粒 " 种子 "。

Sir 不禁想起同样伟大的科幻作品,电影《银翼杀手》。

第四个复制人到了生死时限,最后一刻忽然散发出人性的光辉,它救下男主,并念出一段的诗句:

Ive seen things you people wouldnt believe.

我所见过的事物,你们人类绝对无法置信。

Attack ships on fire off the shoulder of Orion.

我目睹了战船在猎户星座的端沿起火燃烧。

Ive watched c-beams glitter in the dark near the Tannhauser Gate.

我看着 C 射线在唐怀瑟之门附近的黑暗中闪烁。

All those ...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,

所有这些时刻 终将流逝在时光中,

like tears...in rain.

一如眼泪 …… 消失在雨中。

复制人短暂的一生,它被操控、被奴役,想尽办法摆脱命运,可最后还是败给人类给他设定的时限。

生命最后一刻,他不甘,却并不遗憾——

因为他曾见识过宇宙

那是它最接近于 " 人 " 的时刻。

宇宙,永远是最终极的浪漫和人类最深的恐惧。

我们探索,不只为生存,也为更广阔的认知。

而这些对宏大和未知的追求,或许,正是人类进步的缘由。

正如大刘在预告片里对每一个你的期待:

"你想要什么样的未来,就去开创这样的未来。"

而这。

是我们为数不多,可以调整命运方向的时刻。

本文图片来自网络

编辑助理:北野武术大师

如果您有任何问题,请跟我们联系!

联系我们

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

服务热线

0371-65703182

扫一扫,关注我们